近日,中央**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黑龙江发现,哈尔滨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存在明显短板,中心城区内的何家沟、松浦支渠销号不**即返黑返臭。
12月5日,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,松浦支渠松浦排涝桥下雨水口大量生活污水直排
督察认为,哈尔滨市和道里区、松北区对松花江流域水环境保护的重要**认识不足,推进城区黑臭水体治理担当作为不够。有关部门履职不到位,主动作为不够,习惯于修修补补,控源截污、清淤疏浚等黑臭水体治理根本**措施长期不落实,离治理目标还有很大差距。
大量生活污水直排溢流
何家沟全长32公里,自南向北在道里区**力新区汇入松花江。松浦支渠位于松北区,全长6.8公里,经排灌站联通松花江。2018年,何家沟、松浦支渠入江段被认定为黑臭水体,地方经治理于2020年底上报实现销号,但由于工作不实、措施不力,不到半年即返黑返臭。
何家沟、松浦支渠整治方案均明确要求严控污水直排,但督察发现,两条黑臭水体控源截污严重不到位。松浦支渠大量生活污水经松浦排涝桥下雨水口喷涌而出,监测结果显示,化学需氧量、氨氮浓度分别高达374毫克/升、34毫克/升,分别超地表水Ⅲ类**18倍、33倍。何家沟下游段设有3个用于防洪排涝的雨水泵站,均有大量生活污水汇入,经监测,河松泵站污水化学需氧量、氨氮、总磷浓度分别高达219毫克/升、44.3毫克/升、5.1毫克/升,分别超地表水Ⅲ类**10倍、43倍、25倍;康安泵站每天向何家沟排水3万余吨,氨氮浓度**高达13.5毫克/升,超地表水Ⅲ类**近13倍。
何家沟沿线截污干管收水区域内没有实现雨污分流,雨天时截污干管31个溢流口存在不同程度溢流,其中安阳电动闸溢流口问题**为突出,2021年7月至8月,连续开闸放水55天。
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
哈尔滨市2019年提出建设**力西污水处理厂,但截至此次督察进驻时尚未开工,建设进度严重滞后。根据《黑龙江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“十三五”规划》,何家沟上游的平房污水处理厂应于2020年底达到**A排放**,但至今尚处于调试状态,仍在执行**B排放**。
何家沟上游的磨盘山净水厂是哈尔滨市主要供水单位,2006年投运以来脱泥处理设施长期闲置,含泥废水处理厂获批10年也始终未建成,每天产生的约2万吨含泥废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排何家沟。
2021年10月底,磨盘山净水厂紧急实施含泥废水处理,但由于自身不具备脱泥能力,将大量极高浓度泥浆经市政管网排入平房污水处理厂,有关部门对此默许放任。督察进驻期间,平房污水处理厂进水悬浮物浓度瞬时峰值达6000毫克/升以上,超过设计处理能力23倍,导致污泥生化系统濒临瘫痪,不得不投加超大剂量药剂,治理效果难以保证。
督办整改只做表面文章
河道清淤敷衍应对。哈尔滨市2018年制定的《何家沟黑臭水体整治技术方案》明确要求开展河道底泥清淤,但有关区县长期不落实,直到2021年5月省级有关部门督办后,才对入江口1.3公里河道实施应急清淤。督察发现,上游30余公里河道仍沉积大量底泥,**大深度达2.49米。
此次督察进驻前,哈尔滨市在何家沟上游设置临时围堰,用于减少上游河道底泥对下游水质的影响。督察发现,围堰设置后,反而导致上游河道内污泥大量淤积,水质急剧恶化。监测结果显示,水体氨氮浓度高达48毫克/升,属于重度黑臭。
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
《关于做好2022年元旦春节期间疫情防控
及假日市场工作的通知》
全面部署“两节”期间
疫情防控和假日市场工作
▼
**加入
城市晚报粉丝**
来源:辽宁日报·北国客户端、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、辽沈晚报
编辑:六月 主编:王首道 审阅:王绍忠
来源:城市晚报